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3日发布消息表示,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清缴时限截止。配额清缴完成情况趋好,2023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约99.98%。
9月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迎来了重要时刻,第一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正式挂网。这批项目覆盖了首批方法学发布的全部4类项目,其中共有造林项目8个、红树林项目2个、光热项目3个、海风项目16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陶野)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碳价在近期站稳了100元/吨的重要关口。10月11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开盘价103.09元/吨,最高价103.66元/吨,最低价99.93元/吨,收盘价100.95元/吨。
央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记者刘梦雅 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已满三年。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总体运行平稳,有效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李禾)6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顺利结束。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2024年1月25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法规。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我国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在资本市场中,券商作为重要的中介机构,近年来正不断加大绿色金融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12月24日至25日晚间,已有8家上市券商相继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复函,正式获准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4月11日,碳交易概念股盘中震荡拉升,截至发稿,开尔新材涨超13%,福建金森涨超6%,派诺科技、德创环保、永安林业等涨超3%。4月10日,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卢海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9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做好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
【生态环境部:年底将把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财联社9月7日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从三方面着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人民网记者 赵芳初秋时节,走进位于太原向西50余公里的古交市屯兰街办木瓜会社区,但见一片绿树成荫的厂区——西山煤电古交发电厂。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年度大考中,古交电厂交出了“盈余碳配额304万吨、创造价值超过两亿元”的成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记者 田刚】2025年1月8日,央行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加快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支持目录和统计制度,加快完善环境权益登记、担保、评估等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不久前,“深圳担保集团—南山区—中小微企业19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资产)”在深交所挂牌。这是全国首单中小企业碳资产证券化产品挂牌发行,标志着深圳率先实现了碳资产证券化从“0”到“1”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