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里,血液是体检、病理、营养、生命等领域重要诊断和载体,传统中医对血液也非常重视,认为血产于水谷,出于中焦,灌注经脉,调和脏腑,濡养全身,循环往复,平衡阴阳,通常与“气”分不开,养生先养血,治病必治血。
这得从两方面说起,第一,“血虚生内寒”,因为脾胃是气血生成之源,所以血虚时,通常就意味着脾胃虚弱了,但脾不仅可以生成气血,还会生成阳气去温暖你的五脏六腑,所以一旦你脾胃虚了,不仅会血虚,还会导致阳气生成不足而出现内寒的情况,那这时你会变得怕冷,手脚发凉,喜欢喝热水,吃不了凉的东西,不然就窜稀,另外还会消化不良,小肚子发凉经常腹痛,这种人想调理得补脾胃,脾胃好了,气血跟阳气才会足,可以用个附子理中丸。
从中医角度出发,当归最早的入药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中,一般多以根块入药,属于中医里补血药的代表,其味道辛甘,具有温性,主要归入肝经、心经还有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在临床上的使用也非常广泛,那么,当归究竟可用于哪些病症的治疗呢?
在中医看来啊,一个人健不健康,精神是否充沛,都要看他有没有一身好气血。血液可以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形体官窍,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之一,所以一旦血虚,不能濡养脏腑,脏腑的功能就会失常,人也会变得没有精神,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