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望去,中国古代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均是文化自信自强的硕果,比如造纸、印刷、天文、纺织、冶铸、建筑、陶瓷等一度领先世界的物质技术,都植根于文化生活的沃土之中,在文化的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中,深刻烙印着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厚德载物等民族文化精神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国情怀”,不仅蕴含着“国强民安、国弱民苦”国家安全思想,更体现着“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的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文化因素不只是决定国家、民族和个人经济命运的关键因素,而且还是国际社会关系的主要结构、国际行为体的主要基础、国际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程度日益深入。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题: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构建和谐精神家园——专家学者解读《国家文化安全知识百问》新华社记者王子铭、高蕾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全民国家文化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和塑造国家文化安全,中宣部组织编写了《国家文化安全知识百问》,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文化是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价值观的集中彰显;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文化最有力的工具,扮演着传递声音和演绎文化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文化源源不断地为语言输送原料,丰富其内涵,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