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年兄弟四人凑资千元创办育新良种场,到如今构建起横跨农牧、金融、地产、科技等领域的千亿商业帝国,刘永好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更以“长期主义”与“变革创新”精神,成为民营企业跨越周期的典范。
靠科技、组织、管理和合理激励来提升竞争力,才更健康。文|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采访整理|《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编辑|姚赟头图摄影|邓攀2024年,对新希望来说,具有挑战,也很重要。首先,农业和食品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季度,猪价处在底部,所有企业都亏损。
座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饲料领域,到进军金融、乳业、房地产等领域,刘永好的每一步都果敢坚定,使“新希望”成为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在与《中国经营报》记者交流时,刘永好多次强调,数字化的革新对于传统行业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并阐述了新希望集团的发展思路和心得,以及当下农牧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脉络。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1995年在成都创刊的《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份都市报,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我们四川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特质。”谈起华西都市报的历史,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感慨万分。在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暨封面传媒成立9周年之际,刘永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