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与保定艺术剧院、保定艺术学校联合主办的“十朵梅花耀古城”——京津冀三地四团红色剧目名家演唱会,于6月30日晚在保定市关汉卿大剧院精彩上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凤芝、许荷英、李玉梅、杨丽萍、刘凤岭、王英会、赵靖、吴桂云、邱瑞德、王少华等名家汇聚一堂,带来一场河北梆子饕餮盛宴。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微游河北##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河北梆子《保定红二师》主要讲述了在1932年春,河北保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在中共“保属特委”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争取抗日爱国自由、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救亡运动的故事。
定州瓷器,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五大名窑之首,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12月15日至16日,望都县民政局养老院邀请保定百花河北梆子剧团为老人们带来了数场公益戏曲演出,深受老人们喜欢。短短两天时间,《大登殿》《算粮》《双错遗恨》《少国公》等河北梆子代表性剧目先后上演。演员们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荡气回肠,充分展现了戏曲的韵律美。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解放前,它有许多名称,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梆子的演唱风格有地域之分,即北京、天津、河北省,人们称之为京梆子,卫梆子和冀梆子,其各自的特色为:京梆子的韵儿,卫梆子的味儿,冀梆子的气儿。
中新网石家庄8月3日电 (李玉素)3日,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收徒仪式在河北省正定县阳和楼举行,旨在更好地传承传播河北梆子艺术,擦亮河北“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其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1月,“十台大戏贺新春”系列戏曲演出在河北梆子剧院拉开帷幕。图为演出现场。 张 昊摄石家庄市长安公园内,票友正在演唱河北梆子。 曹 铮摄河北梆子流传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意从保定市区赶来听戏的67岁的张国勇说:“这两年,保定的戏是越来越多了,让人感觉‘戏窝子’的火热劲儿又回来了!”古城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向来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京剧演员迟小秋在上装,她的右边是保定艺术剧院老调剧团团长刘金萍,左边是已装扮得当的四股弦演员李晓凡,化装间另一边,刚从天津赶来的著名河北梆子演员王少华正准备化装,一转身,看见了著名昆曲演员魏春荣,两人连忙互相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