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宝宝现在一天能吃420毫升的奶,大便五六次,感谢两位吴教授的帮助,让我有一个健康的宝宝。”6月11日,34岁的曾女士(化姓)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母婴病房里写着感谢信,她的宝宝在同济医院多学科护航下,于出生后40分钟内,经1次手术便成功治好先天性脐膨出。
近日“2022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名单揭晓全市仅10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杨晶晶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人物”五年前,与导师到高龄社区调研时,杨晶晶看到许多老人因为认知能力衰退,出现词不达意等语言障碍。
近日,同济大学转发一则视频——“同济72岁退休女教授当上科普女主播”,走红网络。“宇宙射线无处不在,它穿透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身体。射线能量强,很可怕,但我们不必怕,因为地球有磁场、有大气层,可以吸收射线”, 老太一边讲解,一边右手擎起一把竹扫帚,左手从扫帚柄划到末须端,网友一下子明白过来:它的轨迹就像扫帚一样,从能量集中到渐渐减弱、分散。
这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沛萱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的一篇考研经验帖引发许多“研友”共鸣再过不久2025研究生复试即将拉开大幕今天让我们走近李沛萱的考研逆袭故事看看她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自我,实现梦想早在决定考研之前“去同济深造”是李沛萱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是她
近日,同济大学学业榜样风采展示暨2022-2023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四平路校区大礼堂举行。8172人次获得政府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和社会捐赠奖学金!学生代表,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师生代表以及学生家长等近2000人参加。
太空中肉眼看不见的宇宙射线长什么样?火箭是怎么上天的呢?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怎么工作的?法拉第笼、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些大家平时根本不会关注的物理知识,在B站UP主“不刷题的吴姥姥”的讲解下变得妙趣横生。
有新西兰网友盛赞:“同济主播们既专业又风趣,融学识、知识、常识于一体,防新冠九字经深入人心。绝对的硬核海外直播天团!”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周,50多名来自同济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放射科、妇产科、感染科、神经内科、麻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儿科、中医科等20多个不同学科的抗疫
一头灰白的短发身着一件马甲,架着副挂脖眼镜说话干净利索近日,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硬核科普物理的视频走红网络她也被网友亲切称为“吴姥姥”坚持十六年做科普“要让孩子们不再怕物理”神奇的电磁感应现象自制验电器、模拟宇宙速度……视频里,吴教授通过实验演示让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简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田娟“孩子现在呼吸均匀,特别争气。”4月18日,已经出院回家的吴女士(化名)欣喜地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小儿外科吴晓娟副教授表示。吴女士在怀孕23周时发现腹中胎儿患有先天性膈疝,面临出生后呼吸障碍甚至死亡的风险。
8篇高质量论文发表参与3部著作的编写、编译参与7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参与创立社会服务团队获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获评同济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先锋”这位学术能力MAX的同济小姐姐叫杨晶晶外国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她秉持着“经世致用、服务人民”的理想抱负关切老龄群体的认知
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田娟“今天我们可以回家啦。”6月11日,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小儿外科病房里,34岁的曾女士轻声安抚着宝宝。她写下感谢信,向参与救治的产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及手术室护理团队等多学科团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