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青 木 董 铭 ●本报记者 倪 浩 杨舒宇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开宣布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高额惩罚性关税。对此,中国商务部上周回应表示保留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的权利,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前在巴登—符滕堡州伯布林根市举行的德国“新制造世界”大会上,不少与会嘉宾表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逆风,德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迫切需要国际合作,中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汽车产业是中德经贸合作的亮点和标杆。
来源:【读特】2023年1月13日,记者在第100届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媒体开放日上报道比亚迪Atto 3电动汽车。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在“创新之城”深圳,一座汽车雕塑矗立在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大楼旁。这辆汽车雕塑是德国大众甲壳虫轿车的外形。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惩罚性关税是错误的选择。”德国《巴登日报》日前刊发以此为题的评论。文章称,在电动汽车领域,欧洲车企确实跟不上中国车企的步伐,但是以反倾销为由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非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董天意经过为期九个月的审查后,靴子终于落地。据环球时报7月5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BEV)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2024年7月5日开始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
进入2023年以后,你会发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极其内卷的时刻,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抢占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不少厂家都不惜打出了降价牌,像前段时间上汽大众也宣布,旗下的ID.3限时至高优惠达到了3.7万元,该车也只需要1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腾飞I. 引言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取得显著的销售成绩。这一成功背后既有对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布局,又离不开比亚迪强大的产品力支撑。然而,在国际市场,一些争议声音对比亚迪的销售表现提出质疑。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诗涵 刘泽然界面新闻编辑 | 陈小同已经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比亚迪,正在一些海外关键市场通过降价措施扩张份额。据当地媒体报道,比亚迪近日对德国市场的电动车产品价格下调了15%,涉及车型包括Atto 3(元 plus)、海豚和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