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到四川成都,90后“熊猫博士”王东辉运用研究成果帮助大熊猫迎接崭新生命;在野化培训基地身着伪装服,饲养一只只大熊猫,张大磊用大熊猫看不见的方式帮它们未来回归自然;长期在野外参与巡护,林红强则在一次次偶遇中,默默守护身边那群可爱的朋友……大熊猫是人类的朋友。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指导下,光明网策划推出《国家公园守护者》系列融媒体报道。在中国,几乎没有哪种动物,能比大熊猫还如此受人关注和追捧。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一首名为《熊猫咪咪》的歌曲红遍了整个大江南北。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已增至近1900只。这个假期,一起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去看看野生大熊猫的生活。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繁衍生息的自然家园,园区内野生大熊猫数量约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量的72%。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林草系统基层工作者代表登上春晚舞台,深情演唱歌曲《我的家》。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的付明霞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的王关文身穿印有大熊猫国家公园标识的工作服,以最真实的状态,向全国观众展示国家公园守护者的风采。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受访者供图“天当被、地当床,失联几天深山藏”。在宋心强的朋友圈,这样的“失联”宣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1988年出生的他,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毕业后,来到四川雅安荥经,投身于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有这样一群人,步履不停,勇于创新,坚毅前行,他们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向所有遥远的未知出发。让我们致敬各行各业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敬心中的每一束光!“天当被、地当床,失联几天深山藏。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指导下,光明网策划推出《国家公园守护者》系列融媒体报道。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我国川、陕、甘三省,保护着现存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在这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和熊猫是如何和谐相处的,国家公园又是怎样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的?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耿国彪11月17日,随着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正式揭牌,一个聚集全国大熊猫科研优秀团队的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世界级平台宣告成立。国家林草局、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联合出资首期1.
【时代记录】何海洋 撰文/摄影今年2月,2023年出生的大熊猫幼崽集体亮相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这次亮相活动是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两大组成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举办的主题活动。2023年,两家机构一共成功繁育大熊猫3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