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年度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严登华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张艳玲)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年度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严登华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本站讯 4月17日,在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梁军的陪同下,中国水科院副院长贾金生、水规总院副院长刘志明等一行视察了外江灌区西河顺江堰枢纽整治工程建设施工现场。顺江堰枢纽整治工程是四川省推广胶凝颗粒料筑坝新技术的试点工程之一。
来源:环球网 2025年1月16日,国家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联盟理事长,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世瑞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联盟理事单位、部委领导、高校院所专家近300人出席会议。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水利人才,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公布水利领军人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水利人才创新团队、水利人才培养基地评选结果的通知》《关于公布第七届水利青年科技英才人选的通知》,公布了20名水利领军人才、10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100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10个水利人才创新团队、10个水利人才培养基地。
5月31日,2024年内蒙古科技活动周暨全区第二十九届科普活动宣传周闭幕仪式在包头市举办。闭幕仪式由自治区科技厅,水利部·中国水科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包头市科技局,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承办。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的关键点。华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一度十分严重,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 Comparison of SWAT Model Calibration Techniques for Hydr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Ganga River Watershed。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强水利科技攻关,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提供支撑,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水利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立项工作,结合前期已下达的任务类项目和通过评审公示的申报类项目,形成2022年度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清单。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的关键点。华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一度十分严重,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央视网消息: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部5月15日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点线面相结合的气候变化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蔡莉 曹志冬 曾大军 常晋源 陈斌开 陈振明 程名望 党兴华 党延忠 邓世名 邓祥征 杜慧滨 方德斌 冯博 伏润民 胡祥培 华中生 贾明 焦豪 靳庆鲁 寇纲 李建平 李想 梁吉业 梁哲 刘俏 刘汕 刘宇 雒兴刚 欧阳桃花 冉伦 宋金波 孙宁 王群伟 王永贵 魏玖长 翁清雄 吴超鹏 吴冲锋 吴建军 吴杰 吴俊杰 吴力波 谢恩 徐晓林 徐心 杨丹 余淼杰 张炳 张建卫 张顺明 张炜 张志学 镇璐 周亚虹。
中国日报2月28日电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严登华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发布2021年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组成的公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2021年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业评审组名单(汇总)(按姓氏拼音排序)
为充分发挥水利部直属机关群团系统各类先进典型激励斗志、鼓舞干劲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争做模范的良好氛围,我们特别推出“扬帆潮头逐浪行——庆祝建党百年群团先进典型群像”,汇聚榜样的力量,庆祝建党百年。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森林碳汇在落实‘双碳’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月12日,“气候变化、全球碳汇与生态保护”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该论坛为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2个主题论坛之一。
依据《评选章程》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原则,经过提名推荐、专业评审、考察听证、终评审定的既定程序,经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评选决定,2021和2022年度各有1名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各授予证书、奖金10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