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博物院珍藏且从未公开的陈鸿寿致友朋八札的考释,明确了陈鸿寿朝考的具体日期、陈父次冯的确切卒年、陈文述充正黄旗教习的时间、林述曾“援例选授浙江武康知县”的时间、陈鸿寿前两个孙女降生的时间等内容,掌握了陈鸿寿友朋往来、等待朝考、为官做人、遭遇旗丁刁难、举荐人才、赴粤准备等更多生平细节,加深了对受书人林述曾、林慰曾和郭麐生平的认识。
9月20日,南京博物院馆藏11件安特生返还彩陶在县博物馆布展完成。此次展览由南京博物院与我县携手打造,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不仅体现了双方对马家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各地文化的相互交融。
来源:美术报 本报讯 秦言 作为今年南京博物院的重磅展览之一,“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大展于5月18日展出。本次展览分为三期,共展出书画作品150余件(套),包含80余件一级书画作品,其中30余件宋元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南京博物院馆藏革命文物中,有一组新四军所发宣传单格外引人注目,由江阴公安局移交南京博物院保存至今,其中包含了《新四军第六师挺进支队司令部布告》,其内容如下:新四军第六师挺进支队司令部布告本军挺进江南,解放人民苦难;恢复抗日阵地,保卫祖国河山。
春节临近,南京夫子庙的秦淮灯会各大展区已华灯初上,展现着秦淮灯彩的独特魅力。灯,是中国古代文物中一类重要器物,凝聚着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手工技艺和主流审美文化。在南京博物院,就珍藏有一件国宝级灯文物——汉代错银铜牛灯。错银铜牛灯通高46.2厘米,身长36.
2018年1月13日 《英都乡讯》刊登了榕光撰写的《洪承畴肖像画之调查与考证》的文章。文章介绍了英都著名政治家洪承畴的几幅画像。其中,包括南京博物院藏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姚鼐绘制的《国朝名臣洪承畴先生遗像》。榕光先生对这幅画像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南京博物院馆藏的西周青铜牺觥因造型萌态十足,是备受广大网友追捧的“网红文物”。这件青铜酒器出土于江苏镇江丹徒宜侯墓,该墓葬的发现为人们探究西周早期分封制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解开吴国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牺觥又叫兕觥。
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古代,人们如何做好重要文书的防伪工作?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年特展《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中,一件南京博物院院藏明朝隆庆“织锦诰命卷”就展出了古代中国精湛的织绣工艺和古人防伪的巧思。明穆宗朱载垕于公元1567年即位,年号隆庆。
来源:【紫金山新闻】秋日渐深的南京,有栖霞山漫天的红枫、有朝天宫满披“金甲”的古银杏,除了秋日限定美景,这座城市更有秋日限定美食——香喷喷的糖炒栗子、软糯的桂花糖藕、鲜美的老菱,还有清甜的柿子和石榴等等。
鎏金铜博山炉近日上线发布的首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在网上持续“刷屏”。游戏中震撼展现了大量中国经典古建、国宝文物的实物形象,还掀起了新一波的“文化遗产热”。例如游戏中一件精致香炉,在南京的博物院里就有它的“同款”。这件香炉出现在游戏主角“悟空”在山林中打坐时。
来源:【紫金山新闻】乙巳蛇年将至,中国的蛇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博物馆里,与蛇相关的文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文物中的蛇印记可能是图腾、装饰或象征性的图案,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蛇的敬畏与崇拜。这些文物不仅是我们走近中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