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封禅书》:昔三代之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河洛这个词是汉代出现的,河指的黄河,洛指的是洛水,河洛之间指的就是黄河与洛水之间,司马迁说以往三代建国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这三代指的应该是夏、商、周三代。
河洛地区指的是哪里?《史记,封禅书》记载往昔三代皆居于河洛之间,,,。那么河洛之间指的是哪里?河洛一词产生于汉代,其中的河为黄河,洛指的是洛水,河洛之间当然指的是黄河和洛河之间的区域。司马迁的意思是夏商周三代建国均处于黄河与洛河之间区域。
先说渭河洛水:洛水的书面最早记录是成书于秦末汉初的《毛诗故训传》记载:“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最早记录渭河洛水的文物,是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季子白盘》西周宣王时代距今2800年历史,铭文记载了虢国的子白奉命在洛水打败了猃狁,为了纪念造盘刻铭文。
洛阳把上古洛水据为己有,这是贪天之功!《康熙字典》记录洛水有4条:陕西北洛水洛阳附近的洛水,发源于陕西商洛。四川洛水东海郡洛水,《水经注》记录的。但是,今天看到的《水经注》里的洛水,已经被篡改成治水了,这种篡改发生在康熙之后。东海郡洛水,就是今天的山东祊河!
《庄子·秋水》有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众多支流的汇入,最终成就了黄河的雄壮。黄河流经河南8市28县,总长711公里,期间所接纳的支流虽然有限,但郑州境内的伊洛河、三门峡境内的好阳河、焦作境内的沁河、濮阳境内的金堤河等,它们汇入黄河的地方,也颇具特色,而近些年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是黄河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潮新闻客户端 叶抒嫦娥背叛自己,偷吃灵丹去了月宫,羿的感情受到极大的挫伤,从此沉沦,性格也变得十分暴戾。一日,羿又出门打猎,沿着洛水自西而东,一路游荡。洛水位于河南西部,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至偃师县纳入伊河,因而亦称伊洛河,到河南巩义市洛口以北汇入黄河。
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陕鄂豫三省结合部,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地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景融秦雄楚秀,气含南北风韵,文化积淀丰厚,自然风光优美,数千年南来北往的交汇碰撞,使得这座全国唯一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城市散发着独特的气质。
今天表述的这条洛水发源于洛南的洛源镇,参见如下图示,她的整片流域流经了洛南,卢氏,洛宁,宜阳,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城区,在偃师,在巩义注入黄河,她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在历史上名气很大,经典的诗词代表就是三国时期曹植作的《洛神赋》。
中次七经(休与之山——大騩之山)中次七经讲的是苦山山脉,共包括十九座山,各山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我们看到各山所发源的河流基本都是南流注入伊水北流注入洛水、役水、黄河,因此中次七经的十九座山在伊水与洛水、黄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