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季,炙热的朝鲜战场温度降到了零下30度的低温。此时的朝鲜半岛中央山脉地带的隆冬,可以称得上极寒地带,就算是最能耐受寒冷的北方人,也受不了这样刺骨的寒风。然而在这样气温都有可能伤害生命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血战美军陆战一师。
一部电影,跨越了山海,也跨越了历史的硝烟,更跨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它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引发了共同的情感共鸣,这部电影,就是《长津湖》,它讲述的,是一场惨烈悲壮的战争,更是一段关于勇气、牺牲和人性的史诗,令人意外的是,这部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故事的影片,不仅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美国上映后,也深深触动了许多美国观众的心,甚至有许多人在观影过程中留下了眼泪。
前几天,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中国国家电影局和伊朗法拉比电影基金会、伊朗电影博物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联合主办了一场中国电影节。《长津湖》这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史诗巨制,吸引了众多伊朗人的目光。有一个伊朗的美女博主发了她看《长津湖》的感受在YouTube上引发了好多国人的讨论。
银幕上,白雪皑皑,寒风凛冽,一群身着单薄军装的战士们,匍匐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他们眼神坚定,纹丝不动,仿佛与冰雪融为一体,下一秒,炮火轰鸣,冲锋号角吹响,战士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阵地,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这一幕,发生在朝鲜战场的长津湖畔,也发生在遥远的伊朗的电影院里,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