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印象中的潘金莲是淫荡成性、心肠歹毒的女人,而历史上的潘金莲可能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相径庭。据记载,潘金莲是明朝时期贝州(恩州)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距离武家那村不远的黄金庄,她父亲曾官拜知州,少女时代的潘金莲是远近闻名聪明美丽的大家闺秀、名门淑媛。
潘金莲固然是一个毒辣、凶狠的女人,诚如有文章所云:「潘金莲完全变质,亲手毒死下层市民、亲夫武大。父亲死了,做娘的因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杉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
参考文献 葛永海.《金瓶梅》人物形象研究述评古典文学知识.2004, .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11. 周先慎.论潘金莲悲剧.中国文学研究, 1995, . 毛葉发.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论潘金莲的淫.广西师院学报, 1994, . 王修华.畸婚畸变心恶家恶化人——《金瓶梅》潘金莲悲剧的社会根源.名作欣赏, 2009, ,钟明奇.论潘金莲东南大学学报, 2003, . 曹共锋.人生主体意识的追求与斗决——论潘金莲的人物性格塑造.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
当潘金莲的轿子从紫石街抬进西门府时,这座五进七间的深宅大院在她眼中俨然是她梦寐以求的美好家园。这个出身贫寒的市井女子,凭着对男人心思的精明揣度,在西门庆的众多妾室中迅速占据特殊席位。但当我们掀开绣金帷幔,会发现她的生存智慧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困兽之斗。
潘金莲,一个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争议的名字,一个集美貌与狠毒于一身的奇女子,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怜悯她的命运,有人唾弃她的狠辣,而在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的镜头下,潘金莲的形象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古典美与阴险狠毒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Minglun Wei and Shiao-ling Yu. “Pan Jinlian: The Story of OneWoman and Four Men-A New Sichuan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