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上海正在实施人工智能“模塑申城”方案,并将于2月21日至23日举办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lobal Developer Conference,以下简称GDC)。
“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
【上海:推动金融领域算力、语料、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财联社9月13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推动金融领域算力、语料、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去年12月印发的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底,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2月21日至2月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在上海召开。
开篇语 继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之后,中央面向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首个顶层设计文件《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公布,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规则体系。
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去年9月,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滨江成立,成为了全市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布局和创新苗圃。目前,模速空间已经吸引了60多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其所在的徐汇区已聚集近3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模仍在扩大。
“能够助力人工智能实现‘换道超车’的是语料数据……高质量语料数据直接决定了大模型训练效果的上限。”在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海清在接受澎湃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未来,行业垂类大模型将成为中国大模型产业的主战场。
“语料创新技术与应用探索沙龙活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研讨会”“AI赋能下的开发流程蜕变”……走进位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一张被各类主题沙龙、行业交流活动挤得满满当当的“排片表”格外引人关注。
杨洪旭在制订人工智能训练计划。杨洪旭(右)和同事在讨论人工智能训练进展。以上图片均为人民日报记者黄晓慧摄打开电脑,开启智能训练软件,人工智能训练师杨洪旭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最近的任务是训练一个能自主识别银行电汇申请书的人工智能(AI)模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5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席聪聪 记者 邱晨辉 魏其濛 王一迪 魏婉)在今天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葛东波介绍,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