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10月12日,在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开幕式上启动了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授牌仪式。国家卫健委文件指出,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106.
“我们在广州社区进行肺癌筛查累计达到1万余例,发现肺癌的检出率为2%。”近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综合病区主任梁文华教授在“同心共筑肺健康-2024关注肺健康・早筛公益跑”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广州医科大学何建行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既是师者,亦是医者。“何教授,还有机会么?”“医生,······”何建行门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前言: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既往一直是早期不需要,而中晚期需要,直到CORIN和ADAURA等研究阐述了在IB期肺癌开展靶向辅助的有效前景,从而改变了医学界的决策,对于IB期的如果存在EGFR突变的,则选择术后辅助靶向治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肖立群 广州报道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负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06万人,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73.33万人,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
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7日电 (记者 王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肿瘤医学中心多学科组成的南山名医团近日在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为民众支招,科普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几大癌症如何科学预防、规范施治?
2024年2月1日,根据WHO下属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估计2022年全球肺癌新发例数高达248万,超过乳腺癌的230万,重新成为全球第一高发的恶性肿瘤。与此同时,我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发肺癌约82万例,死亡71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恶性肿瘤之首。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何建行教授团队通过更加科学的多模式荟萃分析方式,对7种不同的免疫相关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评估,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与化疗的组合能够更加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是针对靶向耐药人群后最佳的二线免疫治疗方案。
一提到做肺癌手术很多人脑海里就立马现出开胸、大切口和各种插管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尿管……事实是随着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部分肺癌手术不仅可以“无管化”甚至实现最快24小时内出院戳视频马上了解▼▼▼据介绍,患者能实现切口微创以及快速康复,得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
南都讯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领域又有大动作!5月9日上午,广医一院横琴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横琴医院“肺健康计划”项目同步启动。据悉,国际医疗中心将致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医疗服务和交流平台,同时也是琴澳医疗服务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医学前沿的医学研究与转化的“先驱平台”。
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在我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中,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发病人数均位居前十。更有观点指出,肺癌已经“盯上”年轻人,究竟是否如此,早癌筛查又应当如何做?如何做到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