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每逢学段转换,不少家长就会表现得特别焦虑。由于初中学习和小学学习的差异较大,对于小升初的“准初一”学子而言,暑假里,可以尝试接触和自学初中课程,提前适应初中学习,从而让小升初衔接能够比较平顺地“软着陆”。
为了让六年级学生能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和学习,让家长明白现阶段该如何陪伴孩子完成小升初的有效衔接,3月16日下午,合肥市巢湖路小学针对六年级学生家长开设了一场“双减”政策下初小衔接主题分享会。本次分享会有幸邀请到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教务处主任高磊主讲。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4日讯(通讯员 韩丹 谭雅之)11月8日,“邵阳市小升初阶段语文学科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研讨会在湘中幼专附小举行,此次会议在湘中幼专附小的大力支持下,汇聚了邵阳市五中、邵阳市资江学校、湘中幼专附小的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和研究如何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早学一天,就能轻松入学”“假期不补课,开学就落后”……暑假里,关于“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各种传言铺天盖地,把家长们搅得心慌慌,产生了学段衔接焦虑。那么,处于学段过渡的孩子是否需要专门报班进行学习?正确的进阶方式该怎样打开?
解晓丽是一所市级示范幼儿园大一班的老师。临近升学季,她发现班级里微信群的“请假微信”越来越多……一到下午,幼儿园门口就陆陆续续有家长前来接孩子:这边接走,转头就送到课外机构去“读书”。李女士给儿子报了好几个班:拼音、写字、数学素养,双休日排不过来,就问幼儿园“借”时间。
每一个学段的跨越,都需要学校、家长和孩子一起从身体、心理、习惯、知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准备,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段衔接要做好哪些事,升学才能不焦虑?一起来了解——科学做好衔接避免认识误区学段划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而进行划分。
有的家长认为,初中有三年,初一不必太紧张,中考初二、初三再准备也不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小学开设的课程以外,初一新增生物、地理、历史等课程,初二新增物理,初三新增化学,而且每门学科的内容都趋向专门化和系统化,题目的难度与小学相比也加大了许多,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六年级和七年级教师共同给七年级学生上思政课。重庆谢家湾学校供图■以高质量办学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本期关注: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初衔接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义务教育统筹整体设计,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系统育人、全面育人。
上海少儿图书馆长风馆里几乎座无虚席,不少学生来这里阅览书籍,暑假生活过得很充实 杨建正 摄“衔接”,成为暑假里的一个热词。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每逢学段转换,不少家长就会表现得特别焦虑。在他们心中,缓解这种焦虑的办法,似乎就是“提早进入”“超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