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脉络看农民与工人的差异:收入、地位与福利的变迁文/风与慢碎片2025年2月18日[微笑]写在最初:应头条的推荐任务,结合自己所观所为所感,深度调查了一些数据,整理如下文;这不是批判,也不是搞对立,而是从心底说一句,农民真的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却很少很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一、建国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农民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竞争能力、权益维护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农民有田可耕,有私家房屋,经济上不属于下岗失业人群,农民耕种已享受国家免税甚至补贴待遇,相当一部份农民巳远超城镇低收入的人群。
一个多月前,流星写了篇《请为农村老人鼓与呼》,一些看过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农民确实值得同情。因为就本人为农村老人呐喊的出发点而言,虽不乏同情的成份,但呼吁全社会认同农民的历史功绩,承认农民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才是流星鼓与呼的初衷,也是农村老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