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表述的这条洛水发源于洛南的洛源镇,参见如下图示,她的整片流域流经了洛南,卢氏,洛宁,宜阳,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城区,在偃师,在巩义注入黄河,她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在历史上名气很大,经典的诗词代表就是三国时期曹植作的《洛神赋》。
雒—luò—雒【luò】,金文和篆文的字形都是以隹为意符、以各为声符的形声字。《說文解字·隹部》雒:鵋䳢也。从隹各聲。段玉裁注:雒音同洛,則音格者南北語異耳。又按自魏黃初以前,伊雒字皆作此,與雍州渭洛字迥判。曹丕云:漢忌水,改洛爲雒。欺世之言也。
洛阳把上古洛水据为己有,这是贪天之功!《康熙字典》记录洛水有4条:陕西北洛水洛阳附近的洛水,发源于陕西商洛。四川洛水东海郡洛水,《水经注》记录的。但是,今天看到的《水经注》里的洛水,已经被篡改成治水了,这种篡改发生在康熙之后。东海郡洛水,就是今天的山东祊河!
潮新闻客户端 叶抒嫦娥背叛自己,偷吃灵丹去了月宫,羿的感情受到极大的挫伤,从此沉沦,性格也变得十分暴戾。一日,羿又出门打猎,沿着洛水自西而东,一路游荡。洛水位于河南西部,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至偃师县纳入伊河,因而亦称伊洛河,到河南巩义市洛口以北汇入黄河。
我们中国,在古时候又叫“中华”,或者“华夏”。为什么叫“华夏”呢?“华夏”的“华”指华山,“华夏”的“夏”指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为什么叫“中华”呢?“中华”的“中”指的是今天运城市的中条山,“中华”的“华”指的是今天渭南市的华山。
先来看最后的总结之语: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里七十里。这六条河有三条北流注入水,一条西流注入洛水,还有一条南流注入伊水,而伊水也是洛水的支流,再加上九座山中有熊耳之山,因此可以判定中次四经的釐山山脉的这九座山在洛水以南,伊水之北。
西次四经(阴山——崦嵫之山)西次四经从阴山开始,连续向北然后向西,前三条河流都是向西注于洛。洛水,全国有好多条,发源于陕西现在还叫洛水或洛河的就有三条,但是本经几座山所发河流都是向西流出而注于洛,说明洛水为南北方向,而南北方向的洛水就只有陕西的北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