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中毒后,治疗前后对比。泉州网6月14日讯(记者 魏晓芳 通讯员 王婷 叶巧玲 文/图)“红了,红了,她的嘴唇红了!”日前,安溪县医院急诊中心抢救室内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一名因误食含有亚硝酸盐成分的干燥剂导致中毒的患者被成功抢救过来。
近期,有医生表示在临床接触到一位右眼失明的儿童患者,而致其失明的原因是零食袋中的食品干燥剂。想必对于食品干燥剂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的包装食品中都含有这小袋物质,摸起来就像是小石子,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的成分,也没有引起重视,更不会想到这样一袋小“石子”能致人失明。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卓婕):近日,某食品品牌“脱氧剂撒漏致孕妇误食”一事引发关注。脱氧剂与同样常见的食品干燥剂有什么区别?误食后对身体有没有危害?开封后的食品没吃完要把干燥剂留着吗?国家公共营养师王利娜就以上问题接受了央视网记者的采访。1.食品里的脱氧剂、干燥剂有什么区别?
所有的干燥剂从化学成分上讲对身体都是没有毒性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某些干燥剂也会产生较大危害。生石灰即氧化钙,属于碱性物质,遇水后会变成熟石灰,在这一中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气体膨胀和水体膨胀,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会引发“爆炸”反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干燥剂的身影总是无处不在,食品药品包装中、箱包鞋盒里,甚至家用电器纸箱内,都有它们的用武之地。然而最近几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干燥剂家族却频频被推上新闻头条,那么,干燥剂为何突然受到人们的责难和质疑?它们又该如何为自己洗白呢?
很多食品包装袋里,都会有这个东西。干燥剂在生活中很常见,大人们也都知道它不可食用,但对于好奇心强的孩子来说,往往暗藏危机。不知道大家之前是否有看过这样一个新闻:短短的20分钟里,8岁男孩可可整个眼球被溶,终生失明!
家里有小孩的可千万要注意了!不要再让孩子玩这玩意儿了。干燥剂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市面上的干燥剂种类也有不少,比如说我们的食品袋里会放入干燥剂,衣橱里的除湿剂,药品,鞋服箱包或皮革制品等,经常会看到有干燥剂的存在。
爱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时而蹦蹦跳跳,时而好奇心爆棚,让家长们很是头痛。由于小朋友们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高,所以在玩耍时难免遇到磕磕碰碰,前些日子,一则“8岁男童玩干燥剂致眼睛失明”的新闻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包小小的干燥剂究竟是如何“杀人于无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