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比利时“陆军识别”网站及港媒《南华早报》报道,在中国潜艇部队成立70周年之际,解放军潜艇部队某部主官在接受官媒采访时称,中国潜艇部队发展战略在未来将呈现出“核常兼备,以核为主”的趋势,这与过去70年间坚持的“核常兼备”策略截然不同。
目前针对这一事件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对台威慑,还有的说是潜艇出了故障导致其被迫上浮,另有一种较为科学的说法是:台湾海峡太浅,暗礁很多,再加上渔民在这里捕鱼,部署了很多渔网,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核潜艇直接上浮。
中国核潜艇的“四大天王”,是指四位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彭士禄、黄旭华、黄纬禄和赵仁恺。他们的名字,可能不如一些娱乐圈的“顶流”那么耀眼,但他们的贡献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和国际地位。
2025 年 2 月 6 日 20 时 30 分,湖北武汉的夜空,一颗巨星悄然陨落。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仅凭一把算盘、一把计算尺,夜以继日地运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在中国核潜艇的发展史上,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英雄,他们用算盘和铅笔头,为中国打造出镇国重器?他们,就是中国核潜艇的“四大天王”——彭士禄、黄旭华、黄纬禄和赵仁恺。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传奇,更是当代中国的精神脊梁。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正在某海域进行试航的09IIIB型攻击型核潜艇(图片来源于:网络)日前,根据网上流传的图片显示,一艘有着流线型指挥台围壳的中国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正在某海域进行着有序的试航工作。
09I型核潜艇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核潜艇,1970年起陆续建成服役,共建造5艘。中国核潜艇计划起始于1958年6月,当时由于中苏交恶,苏联不提供支持,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举步维艰,更被迫于1963年起暂时搁置。
黄旭华院士2025年2月6日传来噩耗,据央视新闻的消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与世长辞,享年99岁。黄旭华院士为了我国核潜艇发展,曾隐姓埋名30年、“用算盘打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核心数据”,其用一生诠释了“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