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黄少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11日14时32分在济南逝世,享年62岁。
本文主要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提升的过程,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创新性突破,分析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工业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以及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行动指南的必要性。
从长时段和国际视域分析,新中国突破旧中国长久陷入徘徊的历史发展趋势、发展起点低的现实困境、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家在国际上受弱势窘境困扰而使发展空间被锁定等约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围绕两大主题和基于战略支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和最高殿堂,现诚邀您的加入!中国社科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而经济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了深刻变革与显著成效。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向产业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其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新兴业态的加速涌现,其核心衡量 维度包括产业竞争力、产业创新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产业安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