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后世为卢慕贞写给孙中山的《再见先生》里的一句,这段歌词并非出自卢慕贞之手,可它却无比准确地将她与孙中山离婚时的心境,描摹到了“入木三分”的境地。孙中山派侍卫官郑卓和孙科拿着拟好的离婚信找到卢慕贞,是在1915年3月,此时,她年已48岁。
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广东人民写下了中国反抗外国侵略历史的壮丽篇章。民革广东省委会孙中山研究学会副会长、民革珠海市委会孙中山研究学会会长徐存福长期致力于文史工作,深入研究孙中山及其家族,他认为,尽管卢慕贞因不懂英语和缠足等原因,常为在政治上不能帮助孙中山而感到苦恼,但她一手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又孝顺侍奉公婆,还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担风险,使孙中山减少了家庭的后顾之忧,把精力集中到革命事业上。
卢慕贞收到孙中山手中的离婚信时已经48岁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前半辈子都在这段婚姻上,究竟是何种原因让卢慕贞和孙中山走到了这一步,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离婚一定是婚姻不幸导致的结果,但卢慕贞对这场婚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那又是为何卢慕贞在拿到离婚信时,没有丝毫的犹豫,提笔落款下一个“可”字,可仔细一看“可”字的最后一横“不稳”,这大概是卢慕贞心中的不舍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遗憾就不会与回忆为伴你的名字是命运抽错的签,故事越长越让人怀念良辰美景奈何天,思念就不要再苦苦熬煎我的名字是命运牵错了线,姻缘太短聚散如云烟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一别两宽各自喜欢山长水远先生再见,转身已是天涯两端这锦瑟华年我们互相成全,一别两宽回头莫念。
在孙中山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中,除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宋庆龄之外,还有一位曾与他同甘共苦、忍辱负重,值得世人称赞的不平凡的女性。她,就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因为种种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孙中山独子孙科的生母,而且与孙中山还有两个女儿孙娫和孙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