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婚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现在不一样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了,而是一个国家的大事。据媒体报道,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为813.1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900万大关。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其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十分发达,以"中国的菜篮子"闻名遐迩。据2020年上半年GDP数据显示,山东有着三万三千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大陆地区第三。
评论员 张泰来日前,关于山东景点被年轻人“占领”了的话题冲上热搜。春风日暖,齐鲁大地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柳绿了,花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据新闻报道,济南、青岛、淄博、泰安等城市的街头出现了许多外出旅游、消费的年轻人。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今天我们就来客观的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每年大量青岛高校毕业生纷纷离开,或者说在当前“零门槛”落户的政策背景下,为什么青岛还是吸引不来人才?一直以来,总有人说青岛是“收入低,房价高,物价贵”,很多人觉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始终留不住人。
可能大家想到的会是繁华的城市,富裕的居民,先进的技术产业以及各行各业大量的人才,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省却并不是这样,虽然它的经济实力十分出色,GDP总量也一直稳居全国第三,甚至整体的经济水平都要比浙江出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省,却留不住人才,甚至提到这里很多人都没什么印象。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日前,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7年以来,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年均保持在60万人以上,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留鲁毕业生比例保持在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留鲁率达到82.56%,明显高于前三年水平。
菏泽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刷屏了,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端化工、新能源这些关键词让人眼前一亮。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地方经济财经的老人,我一边为菏泽的进步点赞,一边也想泼点“温水”,成绩单好看,但未来的路未必全是坦途。
山东是我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也顺应时代潮流,坐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乘势而起,一度位列全国经济强省前二名,仅次于广东,但是从2014年开始,山东经济出现疲软,甚至萎靡不振的状态,被江苏超越,屈居于全国第三,至今还没反超江苏重新夺回第二把交椅。
原标题:如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引题)乡村要振兴,有产业还得有能人(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明确要“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