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交友的方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而丰富的交友软件也催生了一种新兴的交际行为——一夜情,这种快速、低投入却高风险的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性病的传播,传统的性交易也从“站街”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揽客也日益普遍,从某些层面上讲,当今时代,发生不洁性行为比以往更方便、更快捷,而很多有过不洁性生活的人,可能不仅要遭受性传播疾病的困扰,另外一种心理障碍也悄然而至。
大家好,我是中心叶老师,主要做艾滋病检测工作,也在修学心理学。对于咱们恐友来说,很多人都习惯性地进入担忧、怀疑、焦虑和恐惧之中,常常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精神痛苦之中,有的恐友说自己会在早上一起床就开始恐慌,有的恐友则是一天多次进入恐慌,有的恐友习惯性在晚上进入恐惧,害怕、焦虑、心慌得睡不着觉。
在上一篇15分钟消除恐艾心理之十三的文章中,张老师和大家探讨了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恐友明明已经问了无数个艾滋病防治医生,确定已经排除了艾滋病感染风险,内心却依旧对艾滋病恐惧,不断地进行记忆反刍,希望能够找出点可能被忽略或遗忘的关键,来证明自己无法彻底摆脱恐艾是真的存在“万一”。
作为一名疾控医生,又作为一名恐艾心理咨询老师,陈晓宇写了一篇关于囤积资源,如何获得安全感的艾滋病恐惧症脱恐文章,收到了很多身陷艾滋病恐惧症朋友的留言和反馈,很多人认可自己反复搜索收集网络碎片化的艾滋病信息是不行的,这样长久下去摆脱不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对如缓解痛苦依然无从下手。
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