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频频打压华为,到试图强夺TikTok,美国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做法赤裸裸地展现出其无赖与霸道做派。不奇怪,一方面标榜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动用国家力量对外国优秀企业“围猎”,美国在此领域早有劣迹。
10月20日,美国白宫发表文件称,中国向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胁迫式和不可持续融资,美方则将致力于提供可信的替代方案。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外交部的有力驳斥:“胁迫”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是谁在胁迫世界?又是谁在繁荣世界?众所周知,美国才是经济胁迫的集大成者。
苏联潜艇的噪音很大,美国海军在200海里以外就能侦测到,苏军如果不能及早消除潜艇噪音,不管建造多少潜艇,打起仗来,它们都逃脱不了“折戟沉沙”的命运。要消除潜艇噪音,必须制造出先进的螺旋桨,而这必须要有计算机控制的高精度机床才行。然而,高性能的机床是“巴黎统筹委员会”严格限制的产品,该委员会明文规定,具有三轴以上的数控机床属战略物资,禁止向苏联、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出口。
来源:【宁夏日报】近来,美国一些政客频频提及“经济胁迫”一词,妄称“中国以经济手段施压他国、实现战略和政治目的”,企图以此煽动盟友对华采取“协调行动”。中方始终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近期,“去风险”正在取代曾经被特朗普政府大喊特喊的“脱钩”,成为美国政客嘴里的一个最新热词。在5月底的七国集团(G7)日本广岛峰会上,“去风险”更是以联合声明的形式,被敲定为美西方集团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统一指针”。
近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摊牌”,表示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避免与华为开展合作,因此请求对华为进行“豁免”。这可谓是一记“回旋镖”,让美国十分尴尬。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889条规定,禁止美国防部与任何使用华为设备的实体签订合同。
近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在“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实体清单里新增29家中国企业。这是该法令自2021年生效以来,最大规模一次扩容,上榜企业总数也增至107家。另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计划在感恩节假期之前公布新规定,将多达200家中国芯片公司列入贸易限制名单。
印度趁乱崛起,中美俄争相拉拢,是否已经成为世界一极?此前,中国表明对俄乌问题保持中立,主张用政治方式解决冲突,乌克兰的态度很不友好,与西方站到一边,指责中国没有制裁俄罗斯,基辅官员甚至扬言,要与美国一起打压中国,但如今,俄乌战争持续两年,仍然看不见头,乌克兰也终于明白,如果不听取中国的声音,问题就无法解决,他们也只会迎来悲惨的命运,所以才改变态度,开始向中国示好。
近期,拜登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的名义,宣布将调查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关于中国电动车是否会窃取数据的讨论也不断增多,甚至导致当前电动车出口增速出现放缓。中国电动车真的会威胁国家安全吗?美国的调查依据是什么?中国电动汽车究竟得罪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