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的心慌、胸闷、乏力,严重时甚至导致晕厥和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并且是诱发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损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临床防治心房颤动的关键原则。
对于房颤患者的治疗,指南中明确改善预后的两大要点,一个为心率控制,另一个则是抗凝治疗。临床上我们会常规根据CHA2D S2-VASc评分对房颤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其中女性大于等于3分,男性大于等于2分,提示高血栓栓塞风险,需启动抗凝治疗。
很多冠心病的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生率更高,门诊遇到的许多房颤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慢性房颤,甚至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这里告诉您房颤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2个严重风险,给您最佳治疗方法:
刘师傅是一名退休的工人,他长期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所以一直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症状控制得还可以,但是最近一周刘师傅开始频繁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而且及时口服了速效救心丸,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他害怕心肌梗死,所以感冒来到医院做检查。
上海心内科专家率先使用Laager封堵器,为脑梗后的房颤患者成功开展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术。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摄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 (陈静陈霞琼肖鑫)房颤患者是脑梗的高危人群,比非房颤的同龄人,房颤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增加大幅增加。
来源:【皖云】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易造成突发卒中和心衰,被称作“安静的杀手”。近日,安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了新型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据悉,该项技术为国内领先技术,在省内尚未普遍开展。
手术过程中。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成功开展一例房颤脉冲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手术耗时短且过程顺利。目前,患者吴奶奶术后恢复良好。吴奶奶今年75岁,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有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
很多人于是吃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其实,阿司匹林对于房颤没有任何效果。房颤之所以会导致中风,是因为房颤的时候,心脏里的血液就不能进行有效地回流,会在心房的位置形成涡流,当血液涡流停滞的时间较长时,这里就会有血栓形成。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马遥遥在心脏里创造一个高压脉冲电场,通过电脉冲消除了七旬老人的房颤顽疾,让他远离了最危险的“心动”。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房颤专病中心成功开展房颤脉冲消融术,成为全省首批开展三维指导下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手术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