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4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4月1日,淋巴瘤靶向新药优罗华在国内获批上市,4月2日,海南省肿瘤医院开出全国首张优罗华临床治疗处方,罹患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黄女士顺利接受该新药治疗,成为全国首位接受该新药临床治疗的患者。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1月13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旗下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优罗华(通用名为注射用维泊妥珠单抗)两项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分别为: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用于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
新京报讯 2月13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氏制药”)签订商业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百洋医药将获得罗氏制药旗下肿瘤靶向药美罗华(英文商品名:MabThera,通用名:利妥昔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记者杨娟娟 视频制作杨娟娟)22岁的福建小伙儿小林因腹痛到医院就诊,没想到一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报告,几乎将他击倒。更令人绝望的是,在接受标准治疗后不到半年,他又相继出现头痛、下肢无力的症状,检查发现出现中枢性复发。
治疗乳腺癌及胃癌的药物: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150mg×1支 1688元。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鼻咽癌等的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100mg×1支 1377.5元。
近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旗下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优罗华®(英文商品名:Polivy®,中英文通用名:注射用维泊妥珠单抗)两项适应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分别为: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用于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头条创作挑战赛#2023年1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公布,新版医保目录2023年3月1日起在国内正式启用。新医保目录中,纳入了多种抗肿瘤药物,其中包括了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那么很多人就爱问:「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哪个更好?
在人体中,一种叫做EZH2的蛋白质存在于许多细胞中,帮助调节B细胞的发育。当EZH2突变会导致自身过度活跃,B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并继续不受抑制地生长。这会导致肿瘤生长。EZH2突变存在于某些滤泡型淋巴瘤。
中新网广东新闻12月17日电 (记者 郭军)由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主办、广东祈福医院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淋巴瘤论坛暨坦昔妥单抗港澳药械通首批应用启动会15日在广东祈福医院举行。来自22家医院的25名知名专家教授与会。
近日,罕见病靶向药物莫格利珠单抗由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理科主任刘业强开出上海地区首张处方。该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 Sézary 综合征 (SS) 或晚期(III/IV)蕈样肉芽肿(MF)成人患者。
从正在举行的第6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传来消息:格菲妥单抗于今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这意味着,今年进博会见证了格菲妥单抗从展品到商品的快速身份转变,再一次印证了“中国速度”。
面对虽然我国部分一线城市淋巴瘤患者 5 年生存率已经高达 60%-70%,但是根据 2018 年数据,中国整体淋巴瘤 5 年生存率仅 38.4%,与“健康中国 2030 规划”提出的 2030 年总体癌症患者 5 年生存率达到 46.6%的目标仍有一段差距,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贺鹏程教授讲到:提高这八个百分点,实际上需要一些创新药物,需要一些新的治疗方案,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案,尽管也能够有一部分患者获得一个缓解,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让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期达到46%一定是需要一些新药的介入,包括靶向的药物,抗体这一类的药物,小分子靶向的药物,还有一些细胞免疫的药物,其中优罗华或将会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奠定基础。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3日讯(记者江梦晴)“这是血液肿瘤医生的新武器,进入临床,将为恶性淋巴瘤患者带来生机。”近期,针对淋巴瘤的靶向新药优罗华在国内获批上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肖毅教授开出首张处方,第一时间为淋巴瘤患者陈女士(化姓)应用该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