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茶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凉饮料,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分钟就可浸出浓郁的茶香。加工大麦茶也很简单,将大麦炒制后再经过沸煮而得,闻之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喝了它不但能开胃,还可以助消化,还有其它的好处呢。
春季养生中医讲究既病防变,就是防止在春季旧有的病情复发、反复,甚至加重。只用一味药一个穴位,就可以治好浑身无力、不爱运动、不爱吃东西的问题!而且国家级名老中医程海英程老说,这味药还特别适合春季容易多发的脾胃问题。春季人的胃口会不好吗?在春天我们需要担心脾胃病的问题吗?
2021年1月30日为戊寅日,五运六气理论认为天地之气同化伤心。戊寅日也就是30日向你推荐一道补心热饮“小麦茶”。《黄帝内经·素问》云∶麦属火,心之谷也。孙思邈云∶麦养心气,与《素问》合。夷考其功,除烦、止渴、收汗、利溲、止血,皆心之病也,当以《素问》为准。
小麦清心养胃、强筋壮骨小麦深秋播种,经冬之风雪、春之雨露,在初夏成熟,得四时之气,为夏之良谷。五脏之中心对应夏,夏属火,心也属火,夏季的炎热之气最易扰乱心神,使心火上炎,令人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睡眠变差。小麦为心之谷,性味甘温,入心经,能养心安神。
夏天瞬间已经踏实过了两个节气,如果你那还没有进入蒸烤模式,我真的表示羡慕嫉妒恨……姐今天出门做瑜伽,大概流了有两斤汗。。既然已入夏,那就讲讲夏之谷——小麦!麦子深秋播种,经冬之风雪,春之雨露,最后在初夏成熟,得四时之气。下一个节气——芒种,就是收割麦子的时间啦!
《名医别录》中记载其能:“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本草再新》中提示小麦“养心,益肾,和血,健脾。”《医林纂要》记载其能“润肺燥”。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都可入药。但是,新麦与陈麦,种子与面粉,性味都不同。小麦“面热、皮凉”,浮麦有皮无肉,性甘凉,所以一般治汗多用浮小麦。《本草纲目》讲:“新麦性热,陈麦平和,小麦面甘温。”《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补虚、厚肠胃、强气力。”《本草纲目》还详细归纳了不同性质小麦的功效:“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烧存性,油调涂诸疮,汤火灼伤。小麦面敷痈肿损伤,散血止痛。”
虽然告别了“三伏天”,但暑热还未消退,仪征市中医院专家介绍4款简单的中药代茶饮,助你养阴除烦,喝出健康。甘麦大枣茶材料:甘草10克,小麦30克,红枣10枚。做法:将甘草、小麦研成粗末,红枣去核,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10分钟左右,代茶饮,红枣可嚼食。
2023年《Functional Foods in Health and Disease》研究显示:1️⃣ 阿魏酸含量:是普通小麦的4.8倍2️⃣ γ-氨基丁酸:改善自主神经紊乱3️⃣ 膳食纤维:占比15.3%。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当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时,会产生热刺激引起知觉发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适当地排汗有助于将体内的重金属、多余的脂肪、盐等毒素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
人到了一定年龄容易出现潮热、盗汗的现象这或许是身体在提醒您即将迈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需要格外注重养生一杯代茶饮+两个穴位帮你缓解潮热、盗汗快跟着小圈一起来了解一下~牛建昭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划重点01更年期为什么会出现潮热、盗汗的症状?
夏日炎炎,人体出汗多,消耗也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那么,我们该如何补虚呢?具体如下——气虚的人,喝它补气又敛汗!中医认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倦怠乏力,周身犯懒;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靡,头昏耳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