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叮,叮,叮——”敲着铜锣,担着一副挑子走街串巷,一双巧手修补各家心爱之物,这就是锔瓷手艺。现在使用瓷器的人家少了,王培波已经不用再像前人一样,挑着担子走在街上。他把工作室设立在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的一间活动室中,室内展架上摆满了他修好的各种瓷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特写:“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当全球都在忧心人工智能或许会越来越替代人的技能时,一场关于“工匠”的讨论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和全国人大代表之间进行。
瓷器,坚硬而又易碎,在瓷器上做活,向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对瓷器上小修小补已属不易,在山东,却有着一批富有巧思的艺人,不用金刚钻,也揽瓷器活,专注于瓷刻,使用刻刀等工具在瓷器上“作画”,闯出了声名,形成了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