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举行 7件流失海外汉白玉石柱回家13日上午,“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开幕式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的石柱文物,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文物。
本次活动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共同举办,围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变革中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通过专家演讲、圆桌座谈、公众交流、展览展示等环节,让专家与公众交流分享关于时代变革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考。
日前,圆明园博物馆在圆明园正觉寺揭牌,继而向公众开放。10月25日上午,记者实地探访圆明园博物馆,看到现场已有许多观众前来参观。正觉寺内常设展览“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在展文物包括铜器、玉器、瓷器、木雕、石刻,建筑构件等多种门类200余件(套)。
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 据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消息,根据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圆明园遗址公园自5月21日执行30%限流措施后,又发通知称,自5月23日起,圆明园关闭正觉寺出入口,不再作为入园通道使用。
7根流失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展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漂泊百年,7根石柱文物重回祖国怀抱,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回归圆明园。近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开幕,7根石柱文物将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最上楼长期展出。
10月13日上午,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西洋楼石柱回归故土,首次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的“最上楼”一层同公众见面。历经百年辗转,7根石柱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原位于西洋楼海晏堂的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月25日,圆明园新春游园会在正觉寺拉开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全球首个以圆明园为主题的行浸式VR大空间体验项目《梦回圆明园》,将在春节假期亮相。该项目采用大空间追踪技术,真实再现历史古迹,让观众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体验一场震撼人心的“时空之旅”。
8月1日,“三山五园园林艺术传承与数字再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正觉寺)开幕。即日起至8月31日,观众可佩戴三维眼镜或虚拟现实设备,进入圆明园四十景数字空间,感悟园林建筑艺术之美。该项目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
“三山五园园林艺术传承与数字再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览近日在圆明园博物馆(正觉寺)开幕。观众佩戴三维眼镜或虚拟现实设备,可进入圆明园四十景数字空间,感悟园林建筑艺术之美。该项目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
8月10日,圆明园遗址公园推出“相约七夕 爱在海淀”专场文化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周末,圆明园将在正觉寺举办两场七夕特别剧目演出《柳荫蝴蝶》;下周一(8月12日)晚,圆明园还将上演“七夕”消夏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