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大潮刚刚登陆世界的2001年,印度社会学家达斯对新兴的IT从业者大加美誉,称其为“新的中产阶级英雄”。图/视觉中国早在1976年,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就预言,信息劳动者将是后工业时代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群体,因为社会生产实践正朝着越来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今天邻居家的大朋友找我做职业规划的时候,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程序员会自嘲自己为码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好奇,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圈子里不再以“软件工程师”自称,取而代之的是略有贬低含义的“码农”?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联网作为一个最热、最火的圈子和行业,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从马云到马化腾,从刘强东到雷军,关于互联网大佬的趣事,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那么,这些互联网大佬,究竟有那些那些别开生面的“外号”呢?
穿格子衬衫、戴黑框眼镜,平日里不善言辞,只顾坐在电脑屏幕前“无情”地敲击键盘,偶尔还会对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发出几声叹息——这是如今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对程序员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对此,程序员也会自嘲式地自我解构——戏称自己为“码农”。
2023年5月11日,北京首钢,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成为世界的焦点。在众多酷炫警用装备的展台中间,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民警杜俊刚的展台却显得格格不入:一张桌子、三台笔记本电脑,但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这让我们心里不免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人,而我们常听到的却是外国牛人排行榜?蔡景现在阿里工作时与两位工程师用时三周搭建起了“淘宝”,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多隆”,意思是他像《鹿鼎记》中那个近乎扫地曾一样的角色,低调又有实力。
中国互联网骨灰级程序员陈皓“左耳朵耗子”去世冲上微博热搜。5月15日,多个消息证实,MegaEase创始人、资深技术专家、骨灰级程序员,年仅47岁的陈皓于上周六(5月13日)突然心梗逝世。截至澎湃新闻记者发稿,MegaEase官网已经转成“黑白”以悼念公司创始人。
程序员们有很多绰号,比如“程序猿”“码农”“攻城狮”——里面都有些自嘲的意味。但过去20年里,他们是中国社会财富积累速度最快的职业人群之一。他们扎堆儿的地方,连房价都要比周边高一个档次。他们也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群体,收入高,穿着随意,话语里夹杂着外人不懂的技术词。
互联网行业被黑的最惨的就是程序员,这是为什么?中关村工作的妹子间更是流传一句话“嫁人就嫁程序员,钱多话少死得早!”程序员一般学生时代一般都品学兼优,名牌大学毕业,应该是高智慧的代表,可为什么被成为程序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