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大赏#一首歌一个故事,吉祥今天讲一个鬼故事。刀郎的《山歌寥哉》里最惹人注意的就是《罗刹海市》,如果说《罗刹海市》让你上头,那《花妖》则会让你潸然泪下。如果说《罗刹海市》是一盘辛辣的佳肴,那么《花妖》则是甜中带苦的汤羹。各有各的韵味!
一刀郎的《罗刹海市》热已经被他的《花妖》《翩翩》取代,被别的热点事件取代。但也许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冷静地思索这首歌背后的深意,超脱于“复仇”的社会意义,直追其人文价值。要探索刀郎的《罗刹海市》,先得了解蒲松龄的《罗刹海市》。
不看聊斋也能听懂刀郎的法门:剖析《山歌寥哉》歌曲中的主题与关键句。在《序曲》中,刀郎已经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这张专辑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山歌是底层百姓的心声,多不为正史所收录,所以他要用流行歌曲的形式给唱出来,这是这张专辑的情感基调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才追求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音乐高度融化的艺术感。
#暑期创作大赛#刀郎“提刀”回来了。一首《罗刹海市》杀疯了娱乐圈。很长一段时间,江湖上没有刀郎,只流传着他的传说。《披着羊皮的狼》,是你爸爸的手机铃声;《情人》,是妈妈的彩铃;《冲动的惩罚》是你家楼下超市大喇叭里与“促销大特价”一起,每日每夜不间断的噪音。
原标题:一个男人的山歌——姜守柏《行于山野》读后关明姜守柏先生的散文集《行于山野》(湖南文艺出版社)在案头摆了许久,读后一直想说点什么,却总找不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王跃文在序言中说,他所有的文字皆朴拙清新,素心真情,都是清水漂过的样子。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