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正在逐渐升级,总体趋势正由原来追求量的满足,逐渐变为更注重安全、健康等内在品质提升,在品类的需求上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原本一些小众但特色鲜明的水果,正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并逐步成为市场“新宠”,这其中就包括菇茑。
借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绿色产业的东风,安图两江益民大果榛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素艳,带领两江镇和周边村的农民大力种植红菇娘,带动一方产业发展,共同致富,享受产业带来的增值收益,促进乡村振兴,带领周边老百姓奔小康。
近日,内蒙古阿荣旗90多亩菇娘果进入成熟期。一颗颗成熟的“菇娘”点缀在绿油油的秧枝上,犹如姑娘们那一张张俊俏的笑脸。近年来 阿荣旗积极推进菇娘果种植产业,渐渐形成了一条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致富新途径,小小的菇娘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黄金果”。
央广网呼伦贝尔8月4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见习记者李春雪 通讯员郑明 王伟)眼下正值黄菇娘收获季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宝山镇太裕春村的黄菇娘种植地里,饱满的菇娘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微风中轻轻摇摆,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
七月,骄阳似火,瓦蓝的碧空,悠悠的白云,随风缓缓漂移,篱笆下三两只母鸡琢着土里的虫,一切都是那般舒适安逸,一位扯着公哑嗓的汉子打破了这份宁静,在他的唱声中画面生动起来。“你家的菇娘10块俺全要了,还有多少没收筐,抓紧过称。”来自桦甸的经纪人高声喝道。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乌顺恒日格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扣“一村一特”产业布局,采用“以工代学”手法,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扎实推进本嘎查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曾几何时,它是东北到处都是,甚至掉落一地都没人捡,却没曾想,这些东北老铁司空见惯的果实,不仅摇身一变变成了国民新宠,甚至改头换面地改了个洋名字——哥伦比亚龙珠果,漂洋过海到国外后直接卖爆了,成为了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