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人很容易烦躁不安,感觉找不到出路,就好像走在路上遭遇暴雨,急得到处躲避。近日,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阳光心理”栏目邀请了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穆岩博士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了四种方法来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人生不可能没有压力,可压力一旦超过负荷,身体就会受伤。它会通过一些症状表达不满,比如体重止不住增加,肚子不定时疼痛,嘴里停不住零食……就这样,压力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身体。人体原本有一套压力应对机制。
压迫神经这个词真得很常听到,从宏观来看好像是骨头压迫神经,可是细细拨开来看,其实所有我们知道的、肌肉、韧带、骨头,都是被筋膜层层包覆住,血管跟神经也是在筋膜层之间钻夹钻去,当“筋膜”没有滑动能力,内部缺水时 ,就会黏在神经上。
目前的报道中,常应用于坐骨神经损伤研究的实验动物有家兔、大鼠及小鼠,家兔的坐骨神经相对稍为粗大,更接近人体的坐骨神经形态,并便于造模、取材及对神经微结构进行观察与研究,因此在对坐骨神经进行形态学、组织学检测时常被选用;
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现代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压力之下,考试、失业、升职、调薪、办公室关系等。虽然短时间的压力能促进能力补给,但持续高压会使大脑不堪重负,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最后导致烦躁、焦虑、紧张,还会加速大脑老化和降低记忆力。
神经系统有两个主要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组成,这些神经从脊髓分支并延伸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神经系统在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包括内脏器官)之间传递信号。通过这种方式,神经系统的活动控制了移动、呼吸、视觉、思考等能力。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或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