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濮阳日报】近日,记者走进濮阳县鲁河镇西寺上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一株株火龙果树整齐排列,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色泽鲜艳、果形饱满,绿藤红果相互映衬, 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种植户王青振正穿梭在火龙果植株中间,忙碌地采摘丰收的果实。
来源:【濮阳日报】4月2日清晨,濮阳县鲁河镇后杜堌村村民高文超来到自家的木耳种植大棚查看木耳生长情况。“现在正是木耳的分化期,需要时刻注意大棚内的湿度和空气变化,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木耳的产量,半点马虎不得。”高文超一边查看一边给记者介绍。
河南日报记者 李运海“原来村里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自从2021年推行‘土地驿站’后,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超过2万元,农民承包土地的流转费也由每亩500元涨到了800元。”1月19日,说起“土地驿站”的好处,濮阳县鲁河镇李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李在刚连竖大拇指。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29日,濮阳县鲁河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盛会。由县农机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年濮阳县玉米机收减损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在金黄色的玉米田间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农机手、农业技术人员及当地村民参与和关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鹏宇 通讯员 程正锋 吴凤霞“分鱼了,家家都有,一家来一个人,带上筐子或水桶,来村室广场集合。”1月30日,下午4点,随着广播喇叭的喊声,濮阳县鲁河镇龙宿村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群众拿着筐或提着桶,纷纷闻讯前来分“年鱼”。
来源:【濮阳日报】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但记者在濮阳县鲁河镇看到,小麦种植户在麦收时节却有点“闲”。6月4日下午,该镇张庄村千亩麦田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盛世麦收图景——5台收割机在麦田中穿梭,亮闪闪的麦粒当场由大货车拉到收购点。
来源:【濮阳日报】泡桐林间养蚯蚓,竹柳树下“种”金蝉,黄河大堤下的防护林里,混搭种植菊花、金银花、藏红花等各种中药材……初夏的濮阳县大地,树木葱茏,绿树成荫,一幅幅关于生态保护与多种产业“混搭”发展的优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近年来,濮阳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来源:【濮阳日报】在濮阳县鲁河镇,有一家由退役军人创办的服装公司。凭借着军人踏实严谨的管理作风和工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里每年生产服装100余万件,远销韩国、欧美等海外市场,150余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
来源:【濮阳日报】麦收时节,到处是收割机轰鸣的机收场景。记者近日深入我市“三夏”麦收现场,在田间地头看到,在普遍机械化收割的同时,一些很“原始”的传统依然没丢,例如种廊道、割边角、拾麦穗。广大农民对土地、对粮食的珍爱,令人肃然起敬。
2017年9月,李连成向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的学员“传真经”。今年6月,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组织来自布隆迪农业部的22位学员到濮阳市各农业企业学习发展经验。本栏图片均为 王利霞 摄□本报记者 逯彦萃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鹏宇 张晓静秋分过后,中原大地迎来收获的季节。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王志强 任淑伟) 1月12日,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濮阳县鲁河镇李家屯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一场特别的生日宴正在这里热闹举行:220位老人头戴寿星帽,喜气洋洋地品尝着生日蛋糕和长寿面,8个大菜轮番上桌,香味飘荡在大院的各个角落;前方舞台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西恒 张岚岚)新春将至,祥和满溢。1月12日,濮阳县鲁河镇寨上村文化大院内人头攒动、喜气洋洋,金蛇献瑞——民盟濮阳市委书画院迎春笔会正在欢乐举行。笔会中,张鸿亮、王金魁、苏献康、刘卫民、尚硕林、郭献伟等书画家挥毫泼墨、义写春联。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鹏宇 通讯员 王志强 任淑伟吃蛋糕、看表演、拉家常……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人集体“生日趴”在濮阳县鲁河镇李家屯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220位年过70岁的老人欢聚一堂,共享“土地驿站”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