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安徽界首市发生了一幕温馨的场景。一位105岁的母亲亲自前往车站接她78岁的女儿回家。当女儿向母亲招手时,母亲小跑着奔来,眼中充满了幸福和欢喜的神情。这一幕感人的画面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在母亲面前,无论年龄多大,永远都是孩子。这个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力量。
来源:【云南日报】近日,河南。天气晴朗,103岁的老父亲要回老家来看看,中午和83岁的女儿一起到小女儿家吃饭,小女儿如今也60岁了。老人身体很好,走起路来特精神,小女儿见到家人到来,出门开心迎接,一家人平凡又温馨!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蔡靖、陈炜蓉、田红玉)小时候,你抚养我;长大后,我照顾你。76岁的刘柏松,家住黄石市铁山街道矿山路社区。21年来,年过古稀的她,总是乐呵呵地为104岁的妈妈毛腊梅按摩、喂饭、擦洗身体。“她养我小,我养她老,我不觉得累。”刘柏松说。
“妈妈还认识我吧?”“我不认识了。”“我是湖南来的,就是30年前您收养的那个小女孩。”“哦我知道了,俺的闺女来了。”时隔31年,46岁的林静跨越2000多里路从湖南张家界赶到山东日照莒县招贤镇,和76岁的李顺花再次相拥在一起。
在一个家庭中,老人就像粘合剂,可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10月21日,河南济源,一位83岁的女儿,专门回娘家看望103岁父亲的温馨画面,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这对父女真是有福之人!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深秋时节,天气渐凉,正是舒适的时候。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崇德苑社区一处居民楼内正热闹着,听到大门声响,在屋里坐着看电视的董祥孟老人坐直了身体,上下打量着来人,接着嘘寒问暖,忙不迭地招呼客人喝茶吃瓜子。
他是我国第一批航空系大学生是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仪器学博士在祖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刻突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建设事业他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今天(1月9日)是陆老103岁生日总台《吾家吾国》栏目
今天上午,我陪87岁的老爸和83岁的老妈乘坐26路公交车到哈尔滨斯大林公园去玩,老妈身体瘦弱,走路也没多少力气,我们今天专门选择这条公交线路,为的是下车后就直接到公园,少让老人走路,在户外让老人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