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储存和利用糖分的关键区域,而且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具有显著作用。在处理糖尿病的过程中,体重管理不应仅依赖体重指数(BMI),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肌肉含量和内脏脂肪的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对待体重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0日讯 40岁陈先生在医生指导下增肌半年,实现糖尿病逆转,昨天他兴奋地说,“没想到这是真的呢!”目前初发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一般多肥胖,脂肪多肌肉少,甚至有肌少症情况。“力量训练是糖尿病人的重要运动形式!
俗话说,练肌肉就是降血糖。胰岛素能把血液里的葡萄糖“搬运”到肌肉,变成肌糖原储存起来。运动消耗肌糖原,同时食物消化吸收的葡萄糖会补充进肌肉,从而使升高的血糖降下来。从30岁开始人体的骨骼肌肌量达到峰值,此后每年减少1%-2%,骨骼肌力量每年减少1.5%-3%。
为了更好地控制住血糖,有不少存在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在积极地“减重”。但其实,除了减重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对控糖也很有帮助,但却常常被大家给忽视了,这就是“增肌”!那么,增肌究竟为何可以帮助大家改善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想增肌,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克服呢?
美食当前,很多朋友却心怀顾虑,担心吃了之后血糖上升。每逢年节,每逢团聚,更是少不了要品尝大餐。除了药物控制之外,合理安排体力活动,也是控制血糖的一个重要措施。如何用运动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下面给出网友们比较关注的 10 个问题的回答。
我是2009年查出空腹10.08,糖尿一个加,从此开始了增肌运动,总试图通过增加肌肉含量,增强糖原的储存能力来降糖,幻想着能有一天改变自己命运,实现逆转,虽说当时都说不可逆转,得终生服药,不过我从没放弃过逆转的美好愿望。
一直以来,大家其实都非常清楚,规律的运动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这个“好处”到底有多大?又该怎么去开展运动锻炼?却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这也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真正地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