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因周成王年幼而亲自摄政,周武王的三弟,分封在管国的管叔姬鲜,自认为自己作为老三,论资排辈比老四更有资格,散布谣言称周公摄政不利于周成王,并且拉拢老五蔡叔姬度、老八霍叔姬处,乃至纣王的儿子武庚以及奄国、徐国等一些不服周朝的东夷诸侯国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姬旦亲自帅军东征,花了3年平定了叛乱,处死老三和武庚,流放老五,老八废为庶人。
何字在汉字中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何字的一撇象征着秀发飘逸,青丝柔美;全身横平竖正,犹如钢筋铁骨,正气凛然。字中的“人”、“丁”、“口”组合象征着有人有口,后继有丁。据《说文解字》描述,“何”为姓者,美之极也,彰显何氏之仁厚,和和气气、和气生财、和为贵。
何姓是中国常见姓氏之一,读音为“hé”,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1位,在全国大姓中排序第17位。截至2023年,何姓人口在南北各省分别占据了各省人口的1%以上、0.5%左右,其中何姓人口聚集最多的在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何姓人口的44%。
有的县市区在历史上还曾出过较为知名的何姓人物,本文要介绍的“何亮”,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在明弘治年间金榜题名,是胶东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何”姓进士,其事迹在清道光版《蓬莱县志》和光绪版《增修登州府志》等史料中有记载。
何姓主要发源地在江西的泸江、江淮流域一带,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江淮迁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在这一时期,逐渐繁衍壮大,形成了泸江、东海、陈郡三大郡望,在政治上、文化上出现大量高官与名人,终使我姓成为名门望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脉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载体。每一个姓氏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它们或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或承载着先人的辉煌与沧桑。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寻根之旅,探索一些常见而又充满故事的姓氏,揭开它们背后的汉字本义与寻根溯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