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万城10月10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林博新 通讯员曾君倩)10月10日,海南鑫闽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宁工厂化养殖基地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忙着开展养殖池修砌、光伏搭建等作业,开足马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南海网10月10日消息(记者 张野)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参加在文昌举办的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十六届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本报记者 谢伟 通讯员 萧萧 蔡伟钳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它不仅是“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还是“蓝色”生产力。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摄影记者 邹斌通讯员 张亚琪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惠安大道的海基陆养科技示范园是湖北省最大的“海鲜陆养”基地,该基地采用工厂化海水循环养殖模式,利用智能系统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一年可滚动生产6茬南美白对虾,保证市民餐桌上一年四季有新鲜的海虾吃。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2022年,万宁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近期,农业农村部开展2022年批准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绩效评估工作,万宁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迎来正式考核。
南海网10月10日消息(记者 张野)10日,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十六届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文昌举办,会议期间,部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组成考察团,前往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考察参观。
【来源:都市快报】这几天,温州“黄鱼大王”陈永国,每天电话和微信停不下来。“每到过年过节前都这样,基本都是回头客,或者大家口口相传介绍的客户,他们觉得我家的大黄鱼好。这个东西自己吃口感好营养好,送人体面拿得出手。”今年57岁的陈永国,是土生土长的瑞安北麂岛人。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近日,央视《新闻调查》节目聚焦报道湛江耕海牧渔。报道称,目前在湛江附近的海域,共有3500多个重力式网箱在进行海水养殖,湛江也是全国使用重力式网箱进行海水养殖数量最多的城市,中国的重力式网箱有70%以上都是湛江做的。
不再“看天吃饭”?大海深处养大鱼从湛江雷州覃斗镇流沙港乘船出发,向深蓝进发,沿途“巨无霸”矗立在水面、格外抢眼,这便是湛江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湛江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过去渔业养殖不可控因素多,一场台风就能让渔民一年白干、“颗粒无收”。
南海网8月22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天气热了,要及时给塘里的鱼虾打上氧气,要把增氧机给打开。”8月22日上午,在海口秀英区西秀镇荣山村粤海大道东侧的海口顺吉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在此工作的当地村民李赞成戴上帽子就来到合作社的水产养殖池塘。
渔民从深水网箱里捕捞鮸鱼。郑镇雄 摄在饶平县柘林湾的海面上,一口口巨大的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在碧波粼粼中整齐排列、井然有序。网箱旁,乘着渔船前来的渔民们正收紧渔网,一条条鮸鱼在渔网里活蹦乱跳,溅起无数水花。“近来我们每天都会对鮸鱼进行捕捞,一天可捕捞1万—1.2万斤。
来源:【竞舟】近日,嵊泗县厚壳贻贝种质资源场(研发基地)二期工程全面建设完工,预计春节前后投产使用,将大幅增加育苗水体,有效提高育苗数量,目标年产厚壳贻贝苗种15亿粒。嵊泗县厚壳贻贝种质资源场(研发基地)二期工程外貌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294.45平方米,总投资2495.
南海网10月13日消息(记者 张野)10月10日,在海南鑫闽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宁工厂化养殖基地项目现场,数十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专注地开展养殖池修砌、光伏搭建等作业,开足马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整体项目工程进度已完成80%,预计在2025年2月全面建成投产。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3日电 (记者 王小军)伴随着秋日暖阳,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且末县“时时鲜”水产海鲜养殖基地(下称“养殖基地”),10万尾海洋鱼苗已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在沙漠中找到“新家”。走进该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日常养护工作,鱼儿在水中悠然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