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的兔儿爷实在太受欢迎了,按“老礼儿”本该是中秋请回家的吉祥物,腊月就被提前接到家了。除夕前夕,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把20多只兔儿爷带到了前门大栅栏的非遗文化展上,他也只剩这些非卖品了,年前为过节准备的近千只兔儿爷,在除夕前已经全部售罄。
素白的泥坯上涂抹各色颜料,再勾勒眉眼处的线条。不一会儿,一只巴掌大小、或淡妆或浓抹的可爱兔儿爷就在客人尚不娴熟的画笔下鲜活起来。在北京一处名为93号院非遗工坊的体验店内,不少客人专门前来体验给兔儿爷彩绘。
兔儿爷是老北京特色玩具,它究竟从何而来,众说纷纭。清代袁枚在《子不语》 中,有“兔儿神”的记载,说一位年轻巡按御史被派到福建,当地一位名叫胡天保的人喜欢他的美貌,总在窥视他,巡按御史知道缘由后,大怒,将他杀死。
一双长长的尖耳朵,涂着胭脂的脸蛋上点缀着山形眉、三瓣嘴,背后插着一杆鲜艳的令旗,身披金甲,手捣药杵,端坐在莲花座上的兔儿爷尽显威风。过去每逢中秋节,北京城内家家户户都会供奉兔儿爷,举行祭拜兔儿爷的仪式,兔儿爷寓意和象征丰富,坐骑不同的兔儿爷寓意各不相同。
兔儿爷是北京泥彩塑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是北京地区特色的民俗吉祥玩具,现如今也成为了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向往。今年,兔儿爷迎来了自己的“本命年”,在游人如织的前门大栅栏斜对过,杨梅竹斜街上这家“老北京兔儿爷”店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
中国旅游报记者 王诗培 文今年,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老北京吉祥物——兔儿爷迎来了自己的“本命年”。为此,在保护和传承北京兔儿爷文化方面较有成果的吉兔坊和“创艺无限”团队很早便研发了新品,让新兔儿爷给人们带去新春的美好祝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程功1月19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联合举办“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暨“请尊兔儿爷回家过年”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以“弘扬新风尚 文明过大年”为主题,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泥塑(北京兔儿爷)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志
因支付习惯不同,部分外籍来华人员遭遇支付难问题。记者近日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采访发现,“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市场出现一些创新支付产品,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度正在不断提升。
大年初五,第37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热闹举行。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庙会上特别设置了“年礼”展位区,非遗大师的精致手作、非遗工艺的各类制品,以及由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新文创”齐聚,令市民游客放慢了脚步。
中新社香港6月4日电 (记者 戴小橦)兔首人身,红袍、金盔、金甲,手持捣药杵,骑象、骑麒麟、骑虎、骑狮子、骑鹿,或坐在山顶……在第二届香港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香港北京社团总会的展台上,摆满十几个形态各异、造型吸睛的兔儿爷,不少香港市民路过摊位时,都停下脚步,上前仔细端详。
正值中秋佳节,9月16日,鼓楼西侧一座文保院落“福德庵”开门迎客,一场“钟鼓小憩,寻福得安”潮流文化快闪活动正在热闹举行。市民游客不仅能在这里看兔儿爷、做月饼、捏粘土、玩翻花,还能扮上京剧行头画上脸谱拍照,过一个颇具传统底蕴的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