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习惯把猿人称为史前人类,也称直立人。史前人类大概生活在155万年前至20万年前,他们的化石在欧洲、亚洲、非洲均有发现。特点是其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容量大约为800毫升到1200毫升之间,平均身高为160厘米。
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造就了人们现在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地球。而远古时期的地球环境信息,我们也能通过一种特殊的“信使”——地质微生物解读出来。地质微生物是什么?地球生物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我们专访到了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地球生物学家谢树成。
今天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些与地球有关的冷知识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世界地球日的来历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
在6500万年前,恐龙还没有灭绝的时候,地球被各种大型爬行动物统治,这些爬行动物的体型普遍偏大,恐龙诞生于2亿3500万年前,统治地球一亿多年,整整在地球上生活了三个地质时代,特别是在侏罗纪时期,恐龙中的“蜥脚类恐龙”进化出了庞大的体型,成为了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动物。
【晒晒科技新成果】 2.6亿年前的地球什么样?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很难想象,也很难回答。听听科学家怎么说——“那时候,地球各大陆块汇聚,形成贯通南北的超级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伴随泛大陆的形成和随后的裂解,地球内、外圈层发生剧烈的物质能量交换,导致地球生命与环境发生多次重大事件。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也就是太阳系诞生初期,在50亿年前,太阳系一片混乱,太阳从上一代恒星当中诞生,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知道,太阳的质量非常大,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后来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于是就将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