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谭勇 通讯员 胡本月 张泽晖)“小麦喝饱返青水,俺心里就有底儿了,今年的好收成肯定跑不了!”2月18日,濮阳市渠村灌区渠村乡乔锁城村的村民们站在田间地头,望着满渠奔涌的黄河水潺潺流入麦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记者今天(19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当前正值冬小麦返青生长阶段,为保障河南、山东两省春灌用水需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从今天(19日)起,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至1000立方米每秒,为黄河下游春灌提供充足水源,保障冬小麦生长关键期的用水需求。
根据上游来水和下游抗旱用水需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决定,小浪底、西霞院水库联合调度,自2024年6月19日20时起下泄流量由18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2200立方米每秒,全力保障引黄灌区用水需求。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韦展 通讯员 马平召连续的高温天气,河南多地已经拉起了气候干旱警报,6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水旱灾害Ⅳ级应急响应,6月14日,河南省水利厅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抗旱保夏种,至关重要。抗旱的关键在于用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3日,记者从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了解到,按照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调度指令要求,6月23日8时,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启2条排沙洞向下游应急抗旱调水,下泄流量已增至2600立方米每秒。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6月20日,记者从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获悉,根据旱情发展变化和黄河中下游抗旱用水需求,自6月19日20时起,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泄流量由18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2200立方米每秒,这是自6月6日以来,小浪底水利枢纽第7次精确提高下泄流量,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通讯员 赵吉6月18日12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泄流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1800立方米每秒。这是自6月6日以来,小浪底水利枢纽第六次精确提高下泄流量,为黄河中下游抗旱供水提供保障。
央广网洛阳6月25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一年一度的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是小浪底最壮观的时刻,6月24日早晨在小浪底现场看到,青白交织的激流从大坝洞群中喷涌而出,如白龙腾空而起、青龙从天而降,翻滚搏杀,掀起排排巨浪,咆哮着直向黄河下游冲去,大有沧海横流,五岳崩摧之势,成为令世人瞩目
来源:【黄河网】文丨 刘丛 王伟禄当前,黄河下游河南省、山东省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2月19日,黄委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由75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全力满足黄河下游冬小麦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1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且气温较常年偏高。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杨璐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官网获悉,自6月12日18时起,水利部黄河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针对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6月12日20时起,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支持下游豫鲁两省应急抗旱。
来源:【黄河网】文 |刘丛6月19日,记者从黄委防御局获悉,根据上游来水和下游抗旱用水需求,经研究决定,小浪底、西霞院水库联合调度,自当日20时起下泄流量由18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2200立方米每秒,全力保障引黄灌区用水需求。近期,黄河中下游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发展迅速。
来源:【黄河网】文 | 陈汉记者从黄委防御局获悉,为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经研究决定,自6月15日12时起,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再次加大至1800立方米每秒,全力支持保障黄河中下游应急抗旱供水。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了解到,6月23日起,小浪底水利枢纽陆续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应急抗旱调水。按照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调度指令要求,6月23日8时,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启2条排沙洞向下游应急抗旱调水,下泄流量已增至2600立方米/秒。
央视网消息:6月24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持续,当日最大下泄流量达4200立方米每秒,接近最大控泄流量4500立方米每秒。3条排沙洞和1条明流洞开启。四洞开闸,黄河水喷薄而出,形成气势磅礴的"巨瀑"飞流。在夏日阳光映照下,清澈水面上形成一道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