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尚紫荆)近日,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开幕,第41次中国南极考察队武汉大学队员出征仪式同步举行。5名队员分别前往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等地区开展相关科学考察。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奔赴南极。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此次考察重点开展包括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三项工作、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等三项任务。
新华社 11月1日,“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劈波向南、破浪出征,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奔赴南极。本次考察将历时近7个月,考察任务将继续由三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还有从江苏张家港出发的“永盛”号货轮,主要承担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物资运送任务。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尚紫荆)近日,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开幕,第41次中国南极考察队武汉大学队员出征仪式同步举行。5名队员分别前往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等地区,开展相关科学考察。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发现的大陆。从1984年中国第一支考察队走进南极起,我国已40次赴南极完成考察任务。不久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领队和首席科学家张北辰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南极,破解冰封的秘密。以下是演讲主要内容。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太原理工大学团队护航南极“绿色科考”记者11月中旬获悉,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太原理工大学队员出征仪式日前举行。在此次科学考察中,太原理工大学的队员们将主要负责南极秦岭站的清洁能源系统建设以及中山站的观测监测网建设两项任务,为南极“绿色科考”护航。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 完成“环”国际合作计划航空调查当地时间1月19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填补了恩德比地核心区域接地线附近冰厚和冰下地形数据空白,为精准评估该区域的冰流量和冰盖不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昨天,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迎来建站40周年。长城站举行了庆祝活动,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长城站建站40周年庆祝活动在综合1号栋拉开帷幕。各国科考队员齐聚一堂,在明信片上写下祝福寄语,并盖上40周年特别纪念邮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