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通讯员 白万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李艳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唱这首歌了。陕西中交榆佳高速佳县收费站外广场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的正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之中给县级党委的唯一一次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近日,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烛照永恒”实践团队,走近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从当年的研究者、表演者的口述和对展览馆人员的采访中,重温中国革命历史记忆,感受《东方红》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
为探寻音乐舞蹈史诗这一艺术形式如何承载革命历史记忆和传承革命文化,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烛照永恒”实践团队前往北京、广州、如皋等地,走近《东方红》的亲历者和排演场地,从当年的研究者、表演者的口述和对展览馆人员的采访中,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感受《东方红》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
周恩来总理作为《东方红》的“总导演”,以一名创作者和观众的感受对编创人员说:“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史诗要用史诗的写法,一定要注意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要很深刻,又能打动人,平板、单调、贫乏的东西不仅不能使人受到教育,也不能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经典红色乐曲《东方红》响彻寰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东方红》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1949年10月1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随着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一曲嘹亮的音乐响遍全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国人家喻户晓,在民间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东方红》。
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经典红色乐曲《东方红》响彻寰宇,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东方红》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