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至,北京冬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期。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确保全市小麦单产提升,3月21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组织小麦无人机撒肥“三新”技术观摩,指导农户做好麦苗返青期施肥管理,使用无人机为小麦返青“护航”,助农提质增效。
近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阿热买里村绿意盎然的小麦地上,无人机正在空中按照预设航线飞行,其悬挂的施肥设备能够均匀、准确地将肥料撒播到每一片需要营养的麦叶上,确保了冬小麦的均衡营养供给。无人机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劳动力和成本投入,而且显著提升了施肥效果。
扬子晚报网2月19日讯(通讯员 刘亚 成航 记者 万凌云) 雨水至,春耕忙。12月19日,正月初十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节气。眼下,句容市17万亩冬小麦将进入返青期,春节刚过,句容各地农户就抢抓时机加强小麦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 当前,小麦开始返青,进入生长的关键期,济南高新区把握小麦生长节点,计划在2023年春季小麦返青期继续开展叶面肥增施工作,继续利用无人机对小麦喷施叶面肥,预计作业面积2万亩,助力小麦茁壮生长,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14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比天还大的事,要保证口粮的绝对安全,增加产量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所以目前国内仍然是数量型、产量型农业,而要增加粮食总量和亩均单产,除了种子之外,粪肥便是最重要的手段了,说到粪肥,当仁不让的撒肥机登场了。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5日讯 当前小麦已经进入返青期,正是开展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统防统治工作,助力农民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奠定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装药、起飞、喷洒……4月3日,石家庄市栾城区南韩家庄村的麦田里,在“飞手”的操作下,3架植保无人机嗡嗡响着腾空而起,不一会儿,飞到几十米外的地界另一头,细密的水雾顺着“飞手”操控的路线均匀喷洒到绿色麦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