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请输入您的高考省份、选择科目、高考成绩。”“根据您的分数,为您找到91所可报考的大学……”点开随意一个浏览器,选择“高考”板块,几乎都有一名AI志愿助手正等待为用户解疑答惑。只要输入高考成绩,就能自动推荐可报考的大学、专业,还能协助生成志愿表。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志愿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们的重中之重。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年打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旗号的各种AI志愿填报也涌现出来。AI志愿填报真的靠谱吗?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选择呢?△图/视觉中国填志愿这门生意有多火?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高考分数查询,眼下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今年填志愿工作出现了一股“AI”热。各种各样的AI填志愿软件大行其道,考生只要输入分数等信息,即刻就能生成一张详细的选校方案。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式开启,抖音、百度等平台的高考相关栏目,都开始售卖“AI模拟报志愿VIP”服务,目前抖音平台显示的销售情况是“超1500万考生开通”,百度App则显示“超1000万考生成功的选择”。
高考填报市场为何如此火爆?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火爆的背后是商家利用信息差贩卖焦虑,也折射出考生对自身发展规划的迷茫,部分学校、家长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也存在缺位。专家建议,考生填报志愿要自己做主,不能一味听从辅导机构的意见,学校也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前置至整个高中阶段。
高考结束,考生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压力来到了家长这一边。老话说的好,“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还没出来,家长们已经挤满了讲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直播间,300元一张的“志愿卡”,五千甚至上万的“一对一填报志愿咨询”,也被家长们一抢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