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会议指出,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做好风险防控,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来源:经济日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结合将有哪些特点?可能隐藏怎样的风险?如何构建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有效隔离的“防火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自2016年启动产融合作试点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机制。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会议指出,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做好风险防控,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会议指出,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做好风险防控,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经济日报头版文章指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初衷,是产业为本、金融为用、优势互补。随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了丰富自身的融资渠道、提高产业资本的质量与效率,做实业起家的企业集团开始向金融业延伸,投资控股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多家、多类金融机构,待获取高额金融收益后,再反哺实业,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现实逻辑是,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征程上,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来源:经济日报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