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艺笔诗心图片:来源网络最近小编发现,很多人在写诗或读诗时,分不清什么是七律、七绝、古风和打油诗。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如何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呢?小编在此粗略简单的讲诉一下。首先说“七律”和“七绝”的区别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都是近体诗,即格律诗。
史上所有的诗词名家中,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古体诗和词均擅长、均有流传千古的佳作存世的仅有两位,其中一位便是“诗仙”李白。那在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古体诗和词这六大诗歌体裁中,李白水平最高的分别是哪一首?
因为生活总是有苦有甜,若是太较真,难免太辛苦。有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在一场漫天大雪后,山都白茫茫了,院子里的狗正跑得正欢,他突然诗兴大发,念了一首《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七言绝句作为传统诗歌的一种主要体裁,简称七绝,相对于五绝来说,发展较慢,直到盛唐时期,七绝才有了空前的发展,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五绝七绝皆擅,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当然,此时也涌现了一批七绝高手,如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成就最高莫过于李白和王昌龄,尤其是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了不少经典的七绝。
如果按照诗体来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和古体诗水平最高的“压卷之作”分别是哪首?五绝佳作众多,水平最高的基本有5首,包括唐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唐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朝柳宗元的《江雪》、唐朝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和唐朝王维的《相思》。
这篇文章是格律诗最基础的知识,是有感而写,而且是不得不写。我曾经分享过七绝鉴赏的文章,有好几位朋友在评论区问:“为什么没有诗圣的《登高》?”;我分享五律鉴赏文章时,又有朋友问:“你置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于何处?”等等。
本文约6100字。五言绝句源于汉代乐府,比七律、七绝起源都要早得多。五绝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最终定型成熟于唐代。跟古体诗、七绝和七律相比,五绝体型最小,却往往因小见大。初唐时期的五绝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起点很高,很多大家都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