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总在想为何那么多优秀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就业,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加入外国国籍,难道真就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吗?近日,专家王文湛在一次讲话中讲到:很多优秀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选择到美国留学,然后毕业以后选择留美,去建设别的国家去了。
北京时间2月8日,美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包括106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获得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只有在工程研究领域有着重大贡献,或者开拓新兴技术领域的人才能够获此殊荣。
在职业生涯中,她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创办Tasmania Network Systems, Inc.,随后在Cisco Systems, Inc. 担任技术主管,并于2004年加入Google Inc.,现为Google旗下YouTube的杰出软件工程师及工程副总裁。
但是,如果我们仅把目光停留在美国而忽视了华人自身的因素,甚或根据一般的成材规律,人们就自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既然华裔科学工作者能在美国如鱼得水,那么,土生土长的美籍华裔比外来华人移民不是更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吗?
导读近几日,美国工程院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引发了热议,尤其是那些杰出的华人学者,他们在国际科研舞台上的表现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从AI到医疗保健,从食品工程到结构优化,华人学者的身影几乎覆盖了各个前沿领域,推动着全球科技的进步。想知道这些学者是如何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继续往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科技大怪兽编辑:苏卿前言当地时间2025年2月,美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的新增院士名单。这份“升职”代表了这些年这些工作者,在美国创下的荣耀功绩值得“嘉奖”。名单公布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是作为中国内地的高校学者入选的,也揭开了令人“恶心”的一幕。
在美国的科技队伍中,华裔科研人员约占30%到40%!而美国本土成长的科学家占比竟然只有约25%!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啊!不仅如此,这些华裔科学家大都从事最为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就是说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为美国做的贡献竟然比本土美国科学家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