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为)4月29日,在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三年级的课堂上,腾讯“AI编程第一课”(无障碍版)落地开课,面向零基础视障孩子们启蒙AI和编程。这所“百年学校”是中国盲人教育和中国盲文的发源地,承担着特殊教育教学科研基地的重要责任。
当下,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AI为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AI在行业中的应用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些,近日,北大光华度小满大模型公开课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发表主题演讲。
【来源:江苏教育报】输入“少年闰土”课程名,选择年级、教学模式、课时数,写下课程设计等个性化需求,即可一键生成教案,将其导入“AI数智课堂”,即可自动生成图文视频、活动任务等,带领师生进入交互课程……12月13日,以“AI赋能的未来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数智化变革”为主题的未来学校
近日,在湘潭市雨湖区九华和平小学和雅楼的一间AI课堂观察室里,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冯皓颖老师执教的科学课《从吃与被吃说起》。与以往公开课不同的是,在这看似平常的教室前后,各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在默默观察着师生的表现。
来源:人民网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从智能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从虚拟现实到自动驾驶……你是否好奇AI在教育领域如何大展拳脚?它是如何助力我们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学习?有可能取代教师吗?
南都讯 2024年10月17日,“黄埔教师书院系列之黄埔区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及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广州开元学校(西校区)举办。黄埔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之一,在教育“双减”中切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12月5日,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举行“97中微信小程序班展示活动暨微信小程序教育创新实验室启用仪式”,旨在展示学校在微信小程序教育应用上的实践成果,并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创新实验室的设立,意味着97中将拥有更为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鼓励并支持全市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与体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